扫一扫,微信直接登录

贸大考研论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考研论坛)

快捷导航
法学高分集训营MA高分集训营MTI高分集训营434高分集训营431高分集训营
查看: 2742|回复: 0

[复试]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2016年法律(非法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参考大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7 19:5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2016年法律(非法学)研究生
入学考试复试参考大纲

一、 复试内容说明

1.  2016年法律(非法学)研究生复试包括笔试和面试,笔试和面试试题均由中文试题和英文试题组成,英文试题用于考察考生在相关领域的专业英语。
2.法律(非法学)研究生复试笔试科目包括法理学、宪法、中国法制史、刑法、民法和公司法。其中,法理学占15分,宪法学占15分,中国法制史占10分,刑法占20分,民法占20分,公司法占20分。中文试题占70%,英文试题占30%。
3.法律(非法学)研究生复试面试试题范围包括法理学、宪法、中国法制史、刑法、民法和公司法。中英文试题各占50%。
4. 除复试大纲外,复试笔试和面试还会涉及党和国家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等重要理论和实践新发展、国内外法学理论动态、近几年上述部门法的重要立法活动、司法解释和典型案例等,请考生关注。

二、 复试参考大纲

法理学部分

第一章   法学导论
第一节   法学概述
一、 法学的研究对象
二、 法学学科的特点
三、 法学的历史
第二节   法理学概述
一、 法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二、 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
三、 中国法理学研究概述
四、 法理学的学习方法
第二章   法的概念
第一节  “法”概念的语义分析
一、 古今汉语中的“法”、“法律”
二、 西语中的“法”、“法律”及相关概念
第二节  法的本质与特征
一、法的本质
三、 法的特征
第三节  法的作用
一、法的作用原理
二、 法的作用分类
三、法的局限性
第三章   法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   法的起源
一、 原始社会中的“法”
二、 法的起源的一般规律
第二节   法的演进与发展
一、 法律演进的内涵
二、 法律演进的类型
三、 法律演进的基本规律
第三节   法律移植
一、 法律移植的概念
二、 法律移植的理论
第四节   法律继承
一、 法律继承的概念
二、 法律继承的原因
三、 法律继承的内容
第四章   法系
第一节   中华法系
一、 中华法系概述
二、 中国古代的法律传统
第二节   西方两大*法系
一、 大陆法系民法法系
二、 英美法系普通法法系
三、 两大*法系的比较
第三节   全球化与法律发展
一、 全球化概论
二、 全球化下的法律发展趋势
第五章  法的渊源、分类与效力
第一节  法的渊源
一、 法的渊源的含义
二、 法的渊源的内涵
三、 法的渊源的类别
四、 当代中国法的渊源
第二节   法的分类
一、 国内法与国际法
二、 公法与私法
三、 成文法与不成文法
四、 实体法与程序法
五、 根本法与普通法
六、 一般法与特别法
第三节   法的效力
一、 法的效力的概念
二、 法的效力与法的实效
三、 法的效力范围
四、 法的效力冲突及其解决的原则
第六章   法的要素
第一节   法律概念
一、 法律概念的定义
二、 法律概念的功能
第二节   法律规则
一、 法律规则的定义
二、 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分析
三、 法律规则的分类
第三节   法律原则
一、 法律原则的定义
二、 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区别
三、 法律原则的分类
四、 法律原则的适用
第七章   法律体系
第一节   法律体系的概念
一、 法律体系的概念
二、 法律体系的特点
三、 法律体系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第二节   法律部门及其划分
一、 法律部门的概念和特点
二、 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
三、 法律部门的划分原则
第三节   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
一、 宪法
二、 民商法
三、 行政法
四、 经济法
五、 社会法
六、 刑法
七、 程序法
第八章   权利和义务
第一节   权利和义务概念
一、 权利和义务的概念
二、 权利和义务的认定
第二节   权利和义务分类
一、 根据存在形态划分
二、 根据体现的社会内容的重要程度划分
三、 根据效力范围划分
四、 根据因果关系划分
五、 根据实现方式划分
六、 根据权利主体划分
第三节   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一、 结构上的相关关系
二、 数量上的等值关系
三、 功能上的互补关系
四、 价值意义上的主次关系
第四节   人权
一、 人权的概念
二、 人权的发展
三、 人权的主要类型
四、 法对人权的保护
第九章   法律关系与法律行为
第一节   法律关系
一、 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
二、 法律关系的分类
三、 法律关系的主体
四、 法律关系的客体
五、 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
第二节   法律行为
一、 法律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二、 法律行为的结构
三、 法律行为的分类
第十章   法律程序与法律责任
第一节   法律程序
一、 法律程序的概念及其要点
二、 法律程序对法律行为的调整
三、 正当法律程序的构成要件
四、 正当法律程序的价值
第二节   法律责任
一、 法律责任的定义
二、 法律责任的本质
三、 法律责任的构成
四、 法律责任的认定与归结
五、 法律责任的承担
第十一章   法的制定
第一节   立法的概念
一、 立法释义
二、 立法的特征
第二节     立法体制
一、 立法体制释义
二、 中国现行立法权限划分体制
第三节 立法过程和立法程序
一、 立法过程
二、 立法程序
第四节   立法的原则
一、 立法原则概述
二、 中国立法的基本原则
第十二章   法的实施
第一节   守法
一、 守法的概念
二、 守法的根据和理由
三、 守法的条件
第二节   执法
一、 执法的概念
二、 执法类别
三、 执法的原则
第三节   司法
一、 司法的概念
二、 司法体系
三、 司法的原则
第十三章    法律方法
第一节   法律方法概说
一、 法律方法的概念
二、 法律方法的内容
第二节   法律解释
一、 法律解释的概念
二、 法律解释的原则
三、 法律解释的方法
第三节   法律推理
一、 法律推理的概念
二、 形式推理
三、 实质推理
第四节   法律论证
一、 法律论证的概念
二、 法律论证的必要性
三、 法律论证的方法
第十四章   法与社会
第一节    法与政治
一、 法与政治的基本关系
二、 法与国家的基本关系
三、 执政党的政策与法律
四、 法与民主
第二节    法与经济
一、 法与生产方式
二、 法与市场经济
三、 法与经济体制改革
四、 法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第三节   法与文化
一、 法与文化的一般原理
二、 法与道德
三、 法与宗教
四、 法律文化
第十五章    法治国家
第一节   法治的概念
一、 法治的基本含义
二、 法治的构成要件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一、 中国的法治道路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特点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和基本标志
第三节   法治与和谐社会
一、 和谐社会释义
二、 法治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宪法学部分

第一章    宪法学总论
一、 宪法学基本概念
(一) 宪法的概念
(二) 宪法的特征
(三) 宪法的分类
(四) 宪法渊源
(五) 宪法结构
(六) 宪法规范
(七) 宪法关系
二、 宪法的历史发展
(一)宪法在西方的产生和历史发展
(二)宪法在中国的产生和历史发展
三、 宪法基本原则
(一)宪法基本原则概述
(二)人权原则
(三)人民主权原则
(四)分权原则
(五)法治原则
四、 其他宪法基本原则
五、 宪法的制定、修改和解释
(一)宪法制定
(二)宪法修改
(三)宪法解释
六、 违宪审查
(一)违宪审查概述
(二)现代违宪审查制度
(三)中国违宪审查制度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一、 公民基本权利概述
(一) 基本权利的概念与分类
(二) 基本权利的主体
(三) 基本权利的效力
(四) 基本权利的限制
二、 平等权
(一) 平等权的内涵
(二) 平等权的类型
(三) 平等与合理差别
三、政治权利
(一) 政治权利概述
(二)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三) 言论、出版、集会、游行、示威、结社自由
(四) 其他政治权利
四、精神自由
(一) 精神自由概述
(二) 宗教信仰自由
(三) 文化活动自由
五、 人身自由
(一) 人身自由概述
(二) 生命权
(三)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四)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五) 住宅不受侵犯
(六) 通信自由和秘密
六、 社会经济权利
(一) 社会经济权利概述
(二) 财产权
(三) 劳动权与休息权
(四) 受教育权
(五) 社会保障权
七、 公民的基本义务
(一) 公民基本义务概述
(二)中国公民基本义务

第三章   国家基本制度
一、 国家基本制度概述
(一) 国体和政体
(二) 国家结构形式
(三) 中国基本经济制度
二、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一) 中央和地方关系概述
(二)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三) 中国特别行政区自治制度
(四) 中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三、 立法机构
(一) 立法机构概述
(二) 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 中国的选举制度
四、 行政机构
(一) 行政机构概述
(二) 中国的国家主席制度
(三) 中国国务院制度
(四) 中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制度
(五) 中国地方人民政府制度
五、 司法机构
(一) 司法机构概述
(二) 中国的人民法院制度
(三) 中国的人民检察院制度

中国法制史部分

第一章 中国法律的起源与夏、商、周法律制度的发展
一、中国法律的起源
1、“刑”“法”“律”的含义
2.“刑始于兵”
3.“礼源于祭祀”
二、夏、商法制概况
1.天罚神判
2.“禹刑”
3.“汤刑”
三、西周法制的发展
1、立法概况:“明德慎罚”、周公制礼、《九刑》、《吕刑》、礼刑关系;
2、刑事法律制度:奴隶制五刑:墨,劓、剕、宫、大辟;主要罪名;刑法原则与刑事政策;
3、民事法律制度:质剂,傅别;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六礼,七出(去),三不去;嫡长子继承制;
4、司法制度:大司寇;“狱”、“讼”;“五听”。

第二章 “儒法之争”与秦、汉、魏晋南北朝法律制度的演变
一、儒家、法家的主要法律思想
1、儒家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
(1)维护“礼治”
(2)提倡“德治”
(3)“贤人政治”
2、法家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
(1)与“礼”对立的法律观
(2)“法治”理论
(3)推行“法治”的方法
二、成文法的公布与主要立法成就
1、成文法的公布
(1)子产“铸刑书”;
(2)邓析的“竹刑”;
(3)晋国“铸刑鼎”;
(4)公布成文法的争论和意义;
2、李悝的《法经》:内容、特点、历史地位;
3、商鞅变法;
三、秦代的法律制度
1、法律思想与立法活动
(1)奉行法家学说为指导思想
(2)《云梦秦简》
(3)法律形式:律、令、法律答问、《封诊式》、廷行事;
2、秦代法律的主要内容
(1)行政法律规范: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监察制度;
(2)刑事法律规范:主要刑罚原则、主要刑罚、典型罪名;
(3)民事经济法律规范
3、秦代的司法诉讼制度
四、汉代的法律制度
1、汉代法律思想的变化与立法活动
    “黄老之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约法三章”、《九章律》、“汉律六十篇”;律、令、科、比;
2、汉代法律的主要内容
(1)刑法制度:文景时期的刑制改革;上请、矜老恤幼、“亲亲得相首匿”;主要罪名;
(2)行政、民事、经济法律规范:尚书台、推恩令、职官的选任、考课、致仕、监察制度;婚姻制度、重农抑商;
3、汉代的司法制度:诏狱、杂治、传复、录囚;春秋决狱;秋冬行刑;
五、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法律制度
1、主要立法成就
   《新律》、《泰始律》、《北齐律》;
2、法律内容的儒家化
“八议”入律、“重罪十条”、“准五服以制罪”、官当;
3、司法制度的新变化
    大理寺、直诉制度、死刑复奏制度。
第三章 成熟与定型:隋、唐时期的法律制度
一、隋代法制概况
    《开皇律》体例、内容;
二、唐代的主要立法与法律形式
    德本刑用;永徽律疏、唐六典、大中刑律统类;律、令、格、式;
三、唐律的主要内容
1、《唐律疏议》的篇章结构;
2、行政法律规范:三省六部制、郡县制、职官选任与考课、监察制度;
3、民事经济法律规范:所有权、契约制度、婚姻家庭与继承;均田制、租庸调制、手工业与商业立法;
4、刑事法律规范:封建制五刑、主要刑法原则、主要罪名。
四、唐律的基本精神、特点与历史地位
五、唐代的司法制度
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司推事”;换推制;死刑三复奏、五复奏制度;法官责任制度。

第四章  发展与变化:宋、元、明、清法律制度
一、宋代法律制度的变化
1、立法思想与立法活动
“强干弱枝”、“义利双行”、《宋刑统》、编敕、条法事类、编例;
2、法律内容的变化
行政法制:两府、三司;路;官职分授;官吏选任与考课、监察制度;
民事经济法制:红契、典卖、财产继承、财政金融立法;
刑事法制:折杖法、刺配、凌迟;重法地法;
3、司法制度
中央司法机关;鞫谳分司制;翻异别推制;务限法;《洗冤集录》;
二、元代法律制度概况
1、立法概况:至元新格、大元通制、元典章;
2、法律的基本内容与特点:蒙汉异法、刑罚制度的变化;
3、司法制度的变化:大宗正府、刑部、宣政院。
三、明代的法律制度
1、明代的立法思想与立法概况:“明刑弼教”、“重典治国”;《大明律》、明《大诰》、《问刑条例》、《大明会典》;
2、明代法律内容的发展与特点
(1)行政法制:内阁制度、科举取士、官吏考核、监察制度;
(2)民事经济法制:所有权、契约、婚姻家庭与继承、赋役制度、专卖制度、货币制度;
(3)刑事法制:奸党罪;充军、枷号、廷杖;刑法原则的变化;
3、司法制度的变化:“三法司”、厂卫干预司法、申明亭、会审制度;
四、清代的法律制度
1、清代的法律思想与立法活动:“详译明律,参以国制”;《大清律例》、《大清会典》、则例、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法规。
2、清朝法律的主要内容及其变化
(1)行政法制:军机处、官缺、科举取士、科道合一;
(2)刑事法制:立决与监候、发遣、文字狱、维护满族特权;
(3)民事、经济立法的发展:保护旗民财产所有权、婚姻家庭与继承制度、海禁与矿冶业管制;
3、清代的司法诉讼制度:秋审、热审、理刑司、胥吏幕友干预司法。

第五章 挑战与回应:晚清法制的变革
一、清末法制变革的背景
    领事裁判权、会审公廨、观审;修订法律馆;
二、清末的预备立宪
五大臣出洋、官制改革;钦定宪法大纲、十九信条;谘议局、资政院;“预备立宪”的基本评价;
三、清末部门法的修订
大清现行刑律、大清新刑律、礼法之争、大清民律草案、大清商律草案;
四、清末司法制度的变化
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大理院审判编制法、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法院编制法;大理院、法部、审检合署;诉讼审判制度;
五、清末修律的特点与影响

民法部分

第一章 总 论
   
一、民法概述
(一)民法的概念
(二)民法的调整对象
(三)民法的渊源
(四)民法的适用范围
(五)民法的基本原则
二、民事法律关系
(一)民事法律关系概述
(二)民事权利
(三)民事权利的保护方法
(四)民事义务的概念与分类
三、自然人
(一)自然人概述
(二)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三)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四)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
(五)监护
四、法人
(一)法人概述
(二)我国现行立法对法人的分类
(三)法人民事权利能力
(四)法人民事行为能力
(五)法人的变更、终止与清算
五、合伙
(一)合伙的概念
(二)普通合伙
(三)有限合伙
六、民事行为
(一)民事行为概述
(二)民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
(三)无效民事行为
(四)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五)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
七、代理
(一)代理的概念与特征
(二)代理的类型
(三)代理权的行使
(四)代理权的消灭
(五)无权代理
第二章  物权

一、物权概述
(一)物权的概念与特征
(二)物权的客体
(三)物权的类型
(四)我国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五)物权的保护
二、物权的变动
(一)物权变动的概念
(二)物权变动的原因
(三)物权变动的公示方法
三、所有权
(一)所有权概述
(二)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三)相邻关系
(四)所有权取得的特别方式
(五)共有
四、用益物权
(一)用益物权的概念与特征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
(三)建设用地使用权
(四)宅基地使用权
(五)地役权
五、担保物权
(一)担保物权概述
(二)抵押权
(三)质权
(四)留置权
六、占有
(一)占有概述
(二)占有的保护

第三章 债权
一、债的概述
(一)债的概念与特征
(二)债的分类
(三)债的发生原因
(四)债的保全
(五)债的担保
(六)债的移转
(七)债的消灭
二、合同
(一)合同概述
(二)合同的订立
(三)合同的内容和形式
(四)合同的履行
(五)合同的变更与解除
(六)各种合同

第四章  人身权

一、人身权概述
(一)人身权的概念与特征
(二)人身权的分类
二、人格权
(一)人格权的概念与特征
(二)生命权
(三)健康权
(四)姓名权与名称权
(五)肖像权
(六)名誉权
(七)隐私权
三、身份权
(一)身份权的概念与特征
(二)荣誉权
(三)其他身份权
第五章  民事责任

一、民事责任概述
(一)民事责任的概念与特征
(二)民事责任的分类
二、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
(一)缔约过失责任
(二)违约责任
三、侵权责任
(一)侵权责任概述
(二)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三)数人侵权行为与责任
(四)我国侵权责任法规定的各类侵权责任

刑法部分
第一章 刑法概述
1.刑法的概念和性质
(1)刑法的概念
(2)刑法的性质
(3)刑法与刑法学的关系
2. 刑法的创制和发展
(1)刑法的创制
(2)刑法的发展
3. 刑法的体系
(1)刑法体系的含义
(2)我国刑法条文的结构
(3)我国刑法体系的特点
4. 刑法的解释
(1)刑法解释的概念和意义
(2)刑法解释的类型

第二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

1.  刑法基本原则的界定和意义
(1)刑法基本原则的界定
(2)刑法基本原则的意义
2.  罪刑法定原则
(1)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
(2)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
3.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1)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含义
(2)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基本要求
4.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1)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含义
(2)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三章    刑法的效力范围

1. 刑法的空间效力
(1)刑法空间效力概述
(2)我国刑法的属地管辖权
(3)我国刑法的属人管辖权
(4)我国刑法的保护管辖权
(5)我国刑法的普通管辖权
2. 刑法的时间效力
(1)刑法的生效时间
(2)刑法的失效时间
(3)刑法的溯及力

第四章    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

    1.犯罪概念
(1)犯罪概念的类型
(2)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
(3)犯罪的基本特征
2.犯罪构成
(1)犯罪构成的概念
(2)犯罪构成的特征
(3) 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
(4)犯罪构成的意义

第五章    犯罪客体
1.  犯罪客体概述
(1)犯罪客体的概念
(2)犯罪客体的意义
2.  犯罪客体的种类
(1)犯罪客体的分类及其意义
(2)犯罪的一般客体
(3)犯罪的同类客体
(4)犯罪的直接客体
3.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
(1)犯罪对象的概念和意义
(2)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的关系

第六章    犯罪客观方面

1. 犯罪客观方面概述
(1)犯罪客观方面的概念
(2)犯罪客观方面的意义
2.危害行为
(1)危害行为的含义
(2)危害行为的基本表现形式
3.危害结果
(1)危害结果的含义
(2)法律对物质性危害结果的规定及其意义
4.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1)因果关系的客观性、相对性、时间序列性、条件性、复杂性
(2)因果关系的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问题
(3)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问题
5. 犯罪的其他客观要件
(1)时间、地点、方法对定罪的意义
(2)时间、地点、方法对量刑的意义

第七章    犯罪主体

1.犯罪主体概述
(1)犯罪主体的概念
(2)研究犯罪主体的意义
2.刑事责任年龄
(1)刑事责任年龄的概念和阶段划分
(2)我国刑法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
3.刑事责任能力
(1)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和内容
(2)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和刑事责任的承担
4.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
(1)犯罪主体特殊身份的概念和分类
(2)犯罪主体特殊身份的作用和意义
5. 单位犯罪
(1)单位犯罪的概念
(2)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

第八章    犯罪主观方面

1.犯罪主观方面概述
(1)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
(2)犯罪主观方面的意义
2.犯罪故意
(1)犯罪故意的概念和构成因素
(2)犯罪故意的类型
3.犯罪过失
(1)犯罪过失的概念
(2)犯罪过失的类型
4.意外事件
(1)意外事件的概念
(2)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过失的区别
5.犯罪的目的和动机
(1)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的概念与关系
(2)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的意义
6.认识错误
(1)法律认识错误
(2)事实认识错误

第九章 正当行为

1.正当行为的概念和意义
(1)正当行为的概念和种类
(2)正当行为的意义
2.正当防卫
(1)正当防卫的概念和特征
(2)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
(3)防卫过当及其刑事责任
(4)特别防卫权
3.紧急避险
(1)紧急避险的概念和特征
(2)紧急避险的成立条件
(3)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异同
(4)避险过当其及刑事责任


第十章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1.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概述  
(1)犯罪停止形态的概念和特征
(2)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的意义
2.犯罪既遂
(1)犯罪既遂的概念和特征
(2)犯罪既遂的类型
(3)既遂犯的处罚原则
3.犯罪预备
(1)犯罪预备的概念和特征
(2)犯罪预备行为的类型
(3)预备犯的处罚原则
4.犯罪未遂
(1)犯罪未遂的概念和特征
(2)犯罪未遂的类型
(3)未遂犯的处罚原则
5.犯罪中止
(1)犯罪中止的概念
(2)犯罪中止的类型和特征

第十一章    共同犯罪

1.共同犯罪的概念及其构成
(1)共同犯罪的概念
(2)共同犯罪的构成特征
2.共同犯罪的形式
(1)任意共同犯罪和必要共同犯罪
(2)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和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
(3)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
(4)一般共同犯罪和特殊共同犯罪
3.    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其责任
(1)主犯及其刑事责任
(2)从犯及其刑事责任
(3)胁从犯及其刑事责任
(4)教唆犯及其刑事责任

第十二章    一罪与数罪
1.罪数判断标准
(1)罪数形态研究的任务和意义
(2)罪数判断标准
2. 一罪的类型
(1)实质的一罪
(2)处断的一罪
3. 数罪的类型
(1)实质数罪和想象数罪
(2)异种数罪和同种数罪
(3)并罚的数罪和非并罚的数罪

第十三章 刑罚概说

1.刑罚的概念
(1)刑罚的概念
(2)刑罚的特征
(3)刑罚与其他法律制裁方法的区别
2.刑罚的目的
(1)刑罚目的的概念
(2)特殊预防与一般预防
     3.刑罚的功能

第十四章    刑罚的体系和种类
1.刑罚的体系
(1)刑罚体系的概念
(2)我国刑罚体系的特点
2.主刑
(1)管制
(2)拘役
(3)有期徒刑
(4)无期徒刑
(5)死刑
3.附加刑
(1)罚金
(2)剥夺政治权利
(3)没收财产
(4)驱逐出境

第十五章    刑罚裁量
1.刑罚裁量概述
(1)刑罚裁量的概念
(2)刑罚裁量的特征
(3)刑罚裁量的意义
2.刑罚裁量原则
(1)以犯罪事实为根据的量刑原则
(2)以刑事法律为准绳的量刑原则
3. 刑罚裁量情节
(1)刑罚裁量的法定情节
(2)刑罚裁量的酌定情节

第十六章    刑罚裁量制度
1.累犯
(1)累犯的概念和意义
(2)累犯的种类和构成条件
(3)累犯的刑事责任
2.自首、立功、坦白
(1)自首的概念和意义
(2)自首的种类及其成立条件
(3)自首的认定及刑事责任
(4)立功
(5)坦白
3.数罪并罚
(1)数罪并罚概述
(2)数罪并罚的原则
(3)不同法律条件下适用数罪并罚原则的具体规则
4.缓刑
(1)缓刑的概念和意义
(2)缓刑的适用条件
(3)缓刑的考验期限、考验期限内的考察、法律后果

第十七章    刑罚执行制度
1.刑罚执行制度概述
(1)刑罚执行的概念和特征
(2)刑罚执行的原则
2.减刑
(1)减刑的概念和意义
(2)减刑的条件
(3)减刑后刑期的计算
(4)减刑的程序
3.假释
(1)假释的概念和意义
(2)假释的条件
(3)假释的考验期限及对假释犯的监督
(4)假释的法律后果
(5)假释的程序

第十八章    刑罚消灭制度
1.刑罚消灭制度概述
(1)刑罚消灭的概念
(2)刑罚消灭的法定原因
2.时效
(1)时效的概念和种类
(2)我国刑法规定追诉时效的意义
(3)追诉时效的期限
(4)追诉时效的起算
(5)追诉时效的具体适用
3.赦免
(1)赦免的概念和种类
(2)我国的特赦及其特点


第十九章    刑法各论概述
1. 刑法各论和刑法总论的关系
(1)刑法各论和刑法总论的关系
(2)研究刑法各论的意义和方法
2. 刑法分则的体系
(1)犯罪的分类排列
(2)犯罪分类排列的依据
(3)犯罪分类排列的意义
3. 具体犯罪条文的构成
(1)罪状
(2)罪名
(3)法定刑

第二十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

1. 危害国家安全罪概述
(1)危害国家安全罪的概念和特征
(2)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种类
2. 重点犯罪
(1)背叛国家罪
(2)分裂国家罪
(3)武装叛乱、暴乱罪
(4)叛逃罪
(5)间谍罪
(6)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第二十一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1. 危害公共安全罪概述
(1)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概念和特征
(2)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种类
2. 重点犯罪
(1)放火罪
(2)爆炸罪
(3)投放危险物质罪
(4)破坏交通工具罪
(5)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
(6)交通肇事罪、危险驾驶罪
(7)重大责任事故罪

第二十二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1.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概述
(1)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的概念和特征
(2)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的种类
2.  重点犯罪
(1)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2)生产销售假药罪
(3)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4)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
(5)洗钱罪
(6)集资诈骗罪
(7)保险诈骗罪
(8)偷税罪
(9)合同诈骗罪
(10)非法经营罪

第二十三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1.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概述
(1)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概念和特征
(2)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种类
2. 重点犯罪
(1)故意杀人罪
(2)过失致人死亡罪
(3)故意伤害罪
(4)强奸罪
(5)非法拘禁罪
(6)绑架罪
(7)刑讯逼供罪
(8)虐待罪
(9)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


第二十四章    侵犯财产罪

1. 侵犯财产罪概述
(1)侵犯财产罪的概念和特征
(2)侵犯财产罪的种类
2. 重点犯罪
(1)抢劫罪、抢夺罪
(2)盗窃罪
(3)诈骗罪
(4)侵占罪
(5)职务侵占罪
(6)挪用资金罪、挪用特定款物罪
(7)敲诈勒索罪

第二十五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1.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概述
(1)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概念和特征
(2)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种类
2. 重点犯罪
(1)妨害公务罪
(2)招摇撞骗罪
(3)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4)聚众斗殴罪
(5)寻衅滋事罪
(6)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7)伪证罪
(8)医疗事故罪
(9)组织卖淫罪


第二十六章       贪污贿赂罪
1. 贪污贿赂罪概述
(1)贪污贿赂罪的概念
(2)贪污贿赂罪的特征
()贪污贿赂罪的种类
2.  重点犯罪
(1)贪污罪
(2)挪用公款罪
(3)受贿罪
(4)行贿罪
(5)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6)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第二十七章    渎职罪
1. 渎职罪概述
(1)渎职罪的概念和特征
(2)渎职罪的种类
2.  重点犯罪
(1)滥用职权罪
(2)玩忽职守罪
(3)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4)徇私枉法罪
(5)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
(6)私放在押人员罪

公司法部分

第一章 公司与公司法概述
第一节  公司的概念
第二节  公司的基本法律特征
第三节  公司的历史沿革
第四节  公司法的体系与主要内容
第五节  中国《公司法》的制定与修订
第六节  公司法的作用

第二章   公司的种类
第一节  中国《公司法》上的公司种类
第二节  西方主要国家的公司种类

第二章  公司的设立
第一节  公司设立概述
第二节  公司设立的条件和步骤
第三节  公司设立的效力
第四节  设立中公司的法律问题
第五节  公司设立的法律责任

第四章  公司的资本制度
第一节 公司资本制度概述
第二节 法人财产权与股东权
第三节 股份与股票
第四节 公司债
第五节 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

第五章  公司治理结构
第一节  公司治理与公司治理模式概述
第二节  股东(大)会
第三节  董事与董事会
第四节  监事会

第六章   公司合并、分立与组织形式的变更
第一节  公司的合并(公司并购-M&A)
第二节  公司的分立
第三节  公司组织形式的变更

第七章  公司的解散与清算
第一节  公司的解散
第二节  公司的清算

第八章  外国公司的分支结构
第一节  外国公司分支机构的概念与法律特征
第二节  外国公司分支机构的设立
第三节  外国公司分支机构的权利与义务
第四节  外国公司分支机构的终止


除复试大纲外,复试笔试和面试还会涉及党和国家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等重要理论和实践新发展、国内外法学理论动态、近几年上述部门法的重要立法活动、司法解释和典型案例等,请考生关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贸大考研论坛微信,掌握最新动态!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惠园教育官方公众号!
贸大考研交流总群
385407919 加群请提供论坛用户名
让我们聚集在此,告别孤单奋战,誓入贸大!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考研论坛,已帮助数万研友成功考入贸大,提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考研真题、考研资料、考研经验、招生信息、考研辅导班等信息。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贸大考研论坛 ( 京ICP备18017786号-2 )

GMT+8, 2025-1-22 19:47 , Processed in 0.066341 second(s), 1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