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微信直接登录

贸大考研论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考研论坛)

快捷导航
法学高分集训营MA高分集训营MTI高分集训营434高分集训营431高分集训营
查看: 1987|回复: 0

[复试]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2016年法学硕士研究生诉讼法学专业入学考试复试参考大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7 19:2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2016年法学硕士研究生诉讼法学专业
入学考试复试参考大纲

一、复试内容说明
1.2016年法学硕士研究生诉讼法学专业复试笔试和面试内容以“刑事诉讼法学”和“民事诉讼法学”为主。
2. 除中文试题外,复试笔试和面试还将围绕上述领域考察专业英语。
3. 除复试大纲外,复试笔试和面试还会涉及上述领域国内立法和执法实践的新发展以及国外刑事诉讼法学和民事诉讼法学重要理论和实践动态,请考生关注近几年来在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领域的重要立法活动和典型案例等。

二、复试参考大纲

刑事诉讼法部分
一、概论        
(一)刑事诉讼        
1、刑事诉讼的概念        
2、刑事诉讼阶段        
(二)刑事诉讼法        
1、刑事诉讼法的概念、性质        
2、刑事诉讼法的渊源        
3、刑事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的异同        
(三)刑事诉讼法学        
1、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        
2、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方法        
(四)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念        
1、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结合        
2、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动态并重        
3、控审分离、控辩平等对抗和审判中立        
4、追求诉讼效率        
(五)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根据和任务        
1、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        
2、刑事诉讼法的根据        
3、刑事诉讼法的任务        
二、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一)外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1、外国刑事诉讼立法的沿革        
2、外国刑事诉讼模式的沿革        
3、外国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沿革        
(二)中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1、中国古代刑事诉讼法        
2、清末的刑事诉讼法        
3、中华民国的刑事诉讼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刑事诉讼法        
三、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        
(一)概述        
(二)人 民 法 院        
1、人民法院的性质、任务和职责        
2、人民法院的组织体系及监督体制        
3、审判组织        
4、人民陪审员制度        
(三)人民检察院        
1、人民检察院的性质、任务和职责        
2、人民检察院的组织体系及领导机制        
3、检察委员会        
(四)公安机关        
(五)其他专门机关        
四、诉讼参与人        
(一)概述        
1、当事人        
2、其他诉讼参与人        
(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1、犯罪嫌疑人与被告人的区分        
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地位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        
(三)被害人        
1、被害人的诉讼地位        
2、被害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        
(四)其他当事人和诉讼参与人        
1、自诉人        
2、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被告人        
3、法定代理人        
4、证人        
5、鉴定人        
6、翻译人员        
(五)单位参与人        
1、单位犯罪嫌疑人、单位被告人        
2、单位被害人        
五、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一)概述        
1、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性质和功能        
2、国际通行的刑事诉讼原则        
3、我国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体系        
(二)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        
(三)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四)依 靠 群 众        
(五)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六)对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七)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八)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进行法律监督        
(九)各民族公民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        
(十)审 判 公 开        
(十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        
(十二)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        
(十三)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        
(十四)依照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十五)追究外国人刑事责任适用我国刑事诉讼法        
六、管辖        
(一)概述        
1、管辖的概念        
2、确定管辖的原则        
3、管辖的意义与分类        
(二)立案管辖        
1、公安机关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        
2、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        
3、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        
4、关于执行立案管辖的几个问题        
(三)审判管辖        
1、级别管辖        
2、地区管辖        
3、指定管辖        
4、专门管辖        
5、管辖权异议        
七、回避        
(一)概述        
(二)回避的人员范围、理由和种类        
1、回避的人员范围        
2、回避的理由        
3、回避的种类        
(三)回避的程序        
1、回避权的告知        
2、提出回避申请        
3、回避的审查、决定和宣布        
4、对驳回申请回避决定的复议        
5、回避的效力        
八、辩护与代理        
(一)辩护        
1、辩护制度概述        
2、我国刑事辩护制度的基本内容        
(二)代理        
1、刑事代理制度概述        
2、刑事代理制度的种类        
(三)刑事法律援助制度        
1、法律援助制度概述        
2、刑事法律援助制度        
九、证据制度的一般理论        
(一)证据与证据法        
1、证据的概念与特征        
2、证据的意义与证据裁判原则        
3、证据制度与证据法        
(二)证据制度的基础理论        
1、认识论        
2、价值论        
3、诉讼真实论        
(三)证明        
1、证明的概念        
2、证明的对象        
3、证明责任        
4、证明标准        
5、证明过程        
十、证据规则        
(一)概述        
1、证据规则的概念和种类        
2、证据规则的意义        
(二)关联性规则        
(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1、国外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2、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四)传闻证据规则        
(五)最佳证据规则        
(六)意见证据规则        
(七)补强证据规则        
十一、证据的种类和分类        
(一)证据的种类        
1、物证        
2、书证        
3、证人证言        
4、被害人陈述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        
6、鉴定意见        
7、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8、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二)证据的分类        
1、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2、有罪证据与无罪证据        
3、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        
4、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十二、强制措施        
(一)概述        
1、强制措施的概念和特点        
2、强制措施同刑罚、行政处罚的区别        
3、强制措施的体系        
4、强制措施的适用原则和应当考虑的因素        
5、强制措施的意义        
(二)拘传        
1、拘传的概念和意义        
2、拘传的程序        
(三)取保候审        
1、取保候审的概念和种类        
2、取保候审的适用对象        
3、取保候审的程序        
(四)监视居住        
1、监视居住的概念和性质        
2、监视居住的适用对象        
3、监视居住的适用程序        
4、监视居住的场所        
5、被监视居住的人应当遵守的规定及违反规定的处理        
6、监视居住的期限及解除        
(五)拘留        
1、拘留的概念和特点        
2、拘留的条件        
3、拘留的程序        
(六)逮捕        
1、逮捕的概念和意义        
2、逮捕的权限        
3、逮捕的条件        
4、逮捕的程序        
5、人民检察院对逮捕的监督        
6、逮捕等强制措施的变更、撤销、解除和救济        
十三、附带民事诉讼        
(一)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和意义        
1、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和特点        
2、附带民事诉讼的意义        
(二)附带民事诉讼的成立条件        
1、附带民事诉讼必须以刑事诉讼的成立为前提条件        
2、原告必须具有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权利能力        
3、附带民事诉讼必须有明确的被告和具体的诉讼请求        
4、附带民事诉讼的诉因是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了物质损失        
(三)附带民事诉讼的程序        
1、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        
2、附带民事诉讼的保全和先予执行        
3、附带民事诉讼的审判        
十四、期间与送达        
(一)期间        
1、期间概述        
2、期间的计算        
3、期间的恢复        
4、法定期间        
(二)送达        
1、送达的概念和意义        
2、送达的方式和程序        
十五、刑事诉讼的中止和终止        
(一)刑事诉讼的中止        
1、刑事诉讼中止的概念和意义        
2、刑事诉讼中止的条件和程序        
(二)刑事诉讼的终止        
1、刑事诉讼终止的概念和意义        
2、刑事诉讼终止的条件和程序        
十六、立案        
(一)概述        
1、立案的概念        
2、立案的任务        
3、立案的意义        
4、国外有关刑事诉讼启动的规定        
(二)立案的材料来源和条件        
1、立案的材料来源        
2、立案的条件        
(三)立案的程序        
1、立案材料的接受        
2、对立案材料的审查和处理        
3、对不立案决定的申请复议与检察监督        
十七、侦查        
(一)概述        
1、侦查的概念        
2、侦查组织体系        
3、侦查的任务        
4、侦查的意义        
(二)侦查行为        
1、讯问犯罪嫌疑人        
2、询问证人、被害人        
3、勘验、检查        
4、侦查实验        
5、搜查        
6、查封、扣押        
7、查询、冻结        
8、鉴定        
9、辨认        
10、特殊侦查措施        
11、通缉        
(三)侦查终结        
1、侦查终结的概念和相关工作        
2、侦查终结的条件和程序        
3、撤销案件的条件和程序        
(四)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        
1、人民检察院行使侦查权的特别规定        
2、人民检察院对侦查终结案件的处理及其程序        
(五)补充侦查        
1、补充侦查的概念和意义        
2、不同诉讼阶段的补充侦查        
3、补充侦查的方式        
(六)侦查监督与救济        
1、侦查监督的概念和意义        
2、侦查监督的内容        
3、侦查监督的程序        
4、侦查救济的概念与规定        
十八、起诉        
(一)概述        
1、起诉的概念及分类        
2、起诉的任务和意义        
(二)审查起诉        
1、审查起诉的概念和意义        
2、受理移送起诉的案件        
3、审查的内容        
4、审查的步骤和方法        
5、审查的期限        
6、审查后的处理        
(三)提起公诉        
1、提起公诉的概念和条件        
2、起诉书的制作和案件移送        
3、公诉案件适用简易程序的提起        
(四)不起诉        
1、不起诉的概念        
2、不起诉的种类和适用条件        
3、不起诉的程序        
(五)提起自诉        
1、自诉案件的概念和范围        
2、提起自诉的条件        
3、提起自诉的程序        
十九、第一审程序        
(一)概述        
1、审判的概念        
2、刑事审判的任务        
3、第一审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二)公诉案件的第一审程序        
1、对公诉案件的审查        
2、开庭审判前的准备        
3、法庭审判阶段        
4、与法庭审判有关的几个问题        
5、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案件的核准程序        
(三)自诉案件的第一审程序        
1、自诉案件的受理        
2、自诉案件审理的特点        
(四)简易程序        
1、简易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2、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        
3、简易审判程序的特点        
(五)判决、裁定和决定        
1、判决        
2、裁定        
3、决定        
二十、第二审程序        
(一)概述        
1、两审终审制        
2、第二审程序的概念和特点        
3、第二审程序的任务和意义        
(二)第二审程序的提起        
1、提起第二审程序的主体        
2、被害人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抗诉        
3、上诉、抗诉的理由        
4、上诉、抗诉的期限        
5、上诉、抗诉的方式和程序        
(三)第二审程序的审判        
1、对上诉、抗诉案件的审查        
2、全面审查原则        
3、对第二审案件的审判方式和程序        
4、对第二审案件的处理        
5、第二审案件的审判期限        
(四)上诉不加刑原则        
1、上诉不加刑的概念和意义        
2、上诉不加刑的适用问题        
(五)对扣押、冻结财物的处理        
二十一、死刑复核程序        
(一)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1、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特点和任务        
2、死刑复核程序的意义        
(二)死刑核准的权限        
1、死刑核准权的概念        
2、死刑核准权的变化        
3、死刑核准权收归最高人民法院行使的重要意义        
(三)死刑案件的复核程序        
1、死刑案件的报请核准        
2、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案件的报请核准        
3、复核的报请、复核内容和复核后的处理        
二十二、审判监督程序        
(一)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特点和意义        
1、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        
2、审判监督程序的特点        
3、审判监督程序的意义        
4、确立禁止双重危险规则问题的探讨        
(二)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材料来源及其审查处理        
1、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材料来源        
2、申诉的理由和效力        
3、对申诉的受理和审查处理        
(三)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        
1、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        
2、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理由        
(四)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进行重新审判        
1、重新审判的方式        
2、重新审判案件的程序        
3、重新审判案件的审理期限        
4、重新审判后的处理        

二十三、执行        
(一)概述        
1、执行的概念和特点        
2、执行的意义        
3、执行的依据和机关        
(二)各种判决、裁定的执行        
1、死刑立即执行判决的执行        
2、死刑的停止执行        
3、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和拘役判决的执行        
4、有期徒刑缓刑、拘役缓刑的执行        
5、管制、剥夺政治权利判决的执行        
6、罚金、没收财产判决的执行        
7、无罪判决和免除刑罚判决的执行        
(三)执行的变更与其他处理        
1、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变更        
2、暂予监外执行        
3、减刑和假释        
4、对新罪、漏罪的追究程序        
5、对错判和申诉的处理        
(四)人民检察院对执行的监督        
1、对执行死刑的监督        
2、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监督        
3、对减刑、假释的监督        
4、对执行刑罚活动的监督        
二十四、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一)概述        
1、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与特点        
2、未成年人案件诉讼程序设立的必要性及法律依据        
(二)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方针、原则和重要制度        
1、教育、感化、挽救方针        
2、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        
3、分案处理制度        
4、审理不公开制度        
5、社会调查制度        
6、隐私特别保护制度        
(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特点        
1、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特点        
2、未成年人案件的诉讼程序        
二十五、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一)概述        
1、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程序概念与意义        
2、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程序创建的背景        
3、当事人和解程序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二)公诉案件当事人和解的适用范围与诉讼程序        
1、公诉案件当事人和解的适用范围        
2、公诉案件当事人和解诉讼程序        
二十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
(一)概述        
1、创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的背景        
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的概念、特点        
(二)违法所得案件的没收程序适用条件        
1、适用的案件范围        
2、被追诉人不能到案        
3、有追缴财产的需要        
4、程序启动要件        
(三)违法所得案件的审理        
1、违法所得案件的审判管辖        
2、违法所得案件的公告程序        
3、利害关系人的参与        
4、违法所得案件的审理方式        
5、违法所得案件的审理结果        
6、对裁决结果的上诉、抗诉        
7、没收案件的终止审理        
8、没收案件的国家赔偿        
二十七、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        
(一)概述        
(二)强制医疗的适用对象        
1、前提条件        
2、医学条件        
3、社会危险性条件        
(三)强制医疗程序        
1、强制医疗程序的启动        
2、有权采取强制医疗措施的决定机关        
3、强制医疗案件的审理        
(四)强制医疗的复查和监督        
1、定期复查制度        
2、解除强制医疗的决定机构        
3、申请解除强制医疗权        
4、对解除强制医疗意见和解除强制医疗申请的处理        
5、检察机关对强制医疗的监督        
二十八、涉外刑事诉讼程序与司法协助制度        
(一)概述        
1、涉外刑事诉讼程序的概念        
2、涉外刑事诉讼程序的立法        
(二)涉外刑事诉讼程序的特有原则        
1、国家主权原则        
2、诉讼权利和义务平等原则        
3、信守国际条约原则        
4、使用中国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        
5、指定或委托中国律师参加诉讼原则        
(三)涉外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外国国籍的确认        
2、涉外刑事诉讼管辖        
3、涉外刑事诉讼强制性措施的适用        
4、涉外刑事诉讼文书的送达        
5、涉外刑事案件的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        
(四)刑事司法协助制度        
1、刑事司法协助的概念和意义        
2、刑事司法协助的主体        
3、刑事司法协助的依据        
4、刑事司法协助的内容        
5、刑事司法协助的程序        
二十九、刑事赔偿制度        
(一)概述        
1、刑事赔偿的概念和意义        
2、国外刑事赔偿制度简介        
3、我国刑事赔偿制度的建立        
(二)刑事赔偿的条件和范围        
1、刑事赔偿的条件        
2、刑事赔偿的范围        
(三)刑事赔偿的程序        
1、刑事赔偿请求的提起        
2、刑事赔偿义务机关        
3、赔偿请求的受理和处理        
4、赔偿方式和计算标准        
三十、国际公约与我国刑事诉讼        
(一)概述        
1、国际公约与刑事诉讼        
2、国际人权公约与国内法的关系        
(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与我国刑事诉讼        
1、权利平等原则        
2、司法补救        
3、生命权的程序保障        
4、禁止酷刑或施以残忍的、不人道的或侮辱性的待遇或刑罚        
5、人身自由和安全程序的保障        
6、对所有被剥夺自由的人应给予人道或尊重人格尊严的待遇        
7、审判独立、公正、公开        
8、无罪推定        
9、辩护权、获得法律援助权        
10、反对强迫自证其罪        
11、复审权        
12、对未成年人的特别保障        
13、刑事赔偿        
14、一事不再审        
(三)《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反腐败公约》 与我国刑事诉讼
1、特殊案件的举证责任倒置        
2、对证人和被害人等的保护        
3、高科技手段在刑事诉讼中的运用        
4、特殊侦查措施的运用        
5、特殊案件证明标准的降低        
6、特殊情形下对腐败犯罪所得资产直接没收        

民事诉讼法学部分
第一章 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
第一节  民事纠纷与民事诉讼
一、民事纠纷的概念
二、民事纠纷的解决机制
三、民事诉讼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  民事诉讼的目的
一、研究民事诉讼目的的意义
二、关于民事诉讼目的的各种学说
(一)权利保护说
(二)秩序维持说
(三)纠纷解决说
(四)程序保障说
第三节  民事诉讼的模式
一、民事诉讼模式的概念
二、当事人主义
三、职权主义
第四节  民事诉讼的程序价值
一、内在价值(目的性价值)
二、外在价值(工具性价值)
第五节  民事诉讼法的概念、性质、效力
一、民事诉讼法的概念
二、民事诉讼法的性质
三、民事诉讼法的效力
第六节  民事诉讼法与相邻法律部门的关系
一、民事诉讼法与宪法
二、民事诉讼法与民事实体法
三、民事诉讼法与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
四、民事诉讼法与仲裁法
五、民事诉讼法与人民调解法
说明:本章应从民事诉讼的概念体系出发,着重理解作为民事纠纷解决方式之一的民事诉讼的特征、目的,以及与其他部门法之间的界限和区别。
第二章  诉与诉权
第一节  诉权
一、诉权的含义
(一)诉权的外延
(二)诉权的主体
(三)诉权与诉讼权利
二、诉权学说的历史发展
三、诉权的保护
第二节  诉
一、诉的概念
(一)特征
(二)内涵
(三)界
二、诉的要素
三、诉的种类
(一)确认之诉
(二)给付之诉
(三)形成之诉
四、诉讼标的
(一)涵义
(二)识别标准
五、反诉
六、诉的合并与分离
说明:学习诉权理论,思考诉权理论的发展变化对诉讼制度的影响,初步掌握诉讼标的理论,理解诉的种类对诉讼请求和法院判决的意义,适当地进行案例分析,了解反诉与反驳的区别。
第三章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概述
一、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含义
二、基本原则的立法体例
三、基本原则的种类
第二节  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一、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的含义和内容
二、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使用
第三节  辩论原则
一、辩论原则的含义和内容
二、辩论原则与辩论主义原则
第四节  处分原则
一、处分原则的含义和依据
二、处分原则的内容
三、处分权与审判权的关系
第五节  法院调解原则
一、法院调解的意义
二、法院调解制度的发展
三、法院调解原则的内容
第六节  检察监督原则
一、检察监督原则的内容
二、检察监督原则的适用
第七节  诚实信用原则
一、诚实信用原则的内容
二、诚实信用原则的内容
说明:学习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结合对程序运行的了解,理解基本原则对程序运行的意义与指导作用。
第四章  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
第一节  合议制度
一、合议制度的含义
二、合议庭的组成
三、合议庭的活动原则
第二节  回避制度
一、回避制度的含义
二、回避的法定原因与适用对象
三、回避方式及程序
第三节  公开审判制度
一、公开审判制度的含义和意义
二、公开审判制度的内容
三、公开审判与新闻监督
第四节  两审终审制度
一、两审终审的含义
二、我国实行两审终审的理由和根据
说明:对民事审判基本制度的学习应结合法院组织法的学习,注重制度内容背后的立法意图和立法目的,并结合对实际案例的分析,把握制度内容的运行状态。
第五章  民事诉讼的主管和管辖
第一节  民事诉讼的主管
一、主管的含义
二、主管的标准
三、主管的范围
四、民事主管与其他组织处理民事争议的关系
五、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交叉的处理
六、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交叉的处理
第二节  民事管辖权概述
一、管辖的概念和意义
二、确定管辖的原则
三、管辖恒定
四、管辖的分类
第三节  级别管辖
一、级别管辖的概念
二、确定级别管辖的标准
三、各级法院管辖的一审民事案件
第四节  地域管辖
一、地域管辖的概念
二、确定地域管辖的标准
三、一般地域管辖
四、特殊地域管辖
五、专属管辖与协议管辖
六、共同管辖与选择管辖
第五节  裁定管辖
一、移送管辖
二、指定管辖
三、管辖权转移
第六节  管辖权异议
一、管辖权异议的概念
二、管辖权异议的条件
三、管辖权异议的处理程序
说明:掌握主管和管辖制度,首先要熟知法律和司法解释的各项规定,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案例分析,并进一步领会法律规定意图和目的。

第六章  民事诉讼的当事人与诉讼代理人
第一节  当事人概述
一、当事人概念界定的演变
二、当事人的确定
三、当事人能力与诉讼能力
(一)当事人能力(诉讼权利能力)
(二)诉讼能力(诉讼行为能力)
(三)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的一致与不一致
四、当事人的变更当事人能力与诉讼能力
(一)正当当事人的概念
(二)正当当事人的理论基础
(三)非正当当事人的更换
第二节  原告与被告
一、原告与被告的概念、特征
二、原告与被告的确认
第三节  共同诉讼
一、共同诉讼的概念
二、普通共同诉讼
三、必要共同诉讼
第四节  诉讼第三人
一、第三人的概念与分类
二、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
三、无对立请求权第三人
第五节  诉讼代表人
一、群体诉讼制度概述
二、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确立及其内容
(一)代表人诉讼的要件
(二)代表人诉讼的程序
三、代表人诉讼制度
第六节  诉讼代理人
一、诉讼代理人概述
(一)诉讼代理人的概念和特征
(二)诉讼代理人的种类
二、法定诉讼代理人
(一)法定诉讼代理人的概念和特征
(二)法定诉讼代理人的代理权限和诉讼地位
(三)对法定诉讼代理人的指定
(四)法定诉讼代理权的取得和消灭
三、指定诉讼代理人
(一)概念和适用情况
(二)指定诉讼代理人的条件和诉讼地位
(三)指定诉讼代理权的消灭
四、委托诉讼代理人
(一)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概念和特征
(二)委托诉讼代理人范围
(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代理权限和诉讼地位
(四)委托诉讼代理人的取得、变更、消灭
(五)离婚案件委托诉讼代理人的特殊规定
说明:注重不同类型的诉讼主体在诉讼中的不同地位,以及他们权利义务的行使对其他诉讼主体的影响。在理解理论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案例分析。
第七章  民事诉讼证据
第一节  民事诉讼证据概述
一、诉讼证据的概念
二、诉讼证据的特征
三、诉讼证据的作用
第二节  证据的学理分类
一、本证与反证
二、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三、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第三节  民事证据形式的种类
一、书证
二、物证
三、视听资料
四、证人证言
五、当事人陈述
六、鉴定人结论
七、勘验笔录
八、电子数据
第四节  民事证据的收集和保全
一、民事证据的收集
二、民事证据的保全
第五节  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与证明标准
一、待证事实
二、无需证明的事实
三、民事诉讼证明标准
第六节  证明责任
一、证明责任的含义
二、与提供证据责任的区别
三、证明责任与主张责任
四、证明责任的分配标准
五、证明责任倒置
第七节  证明过程
一、举证
二、质证
三、认证
说明:对于证据制度的把握分为理论层面的和实务层面,理论层面上考察证据规则的形成基础;实务层面应关注对各种证据方法的运用,以及对证据力的判断和法官心证的形成过程。
第八章  期间、送达和诉讼费用
第一节  期间
一、期间的概念和意义
二、期间的种类
三、期间的计算
四、期间的延误及其补救程序
第二节  送达
一、送达的概念和意义
二、送达的方式
(一)直接送达
(二)留置送达
(三)邮寄送达
(四)委托送达
(五)电子送达
(六)公告送达
三、送达的效力
说明:熟知期间、送达以及诉讼费用的操作规则,争取在实践中遇到相关问题能很快拿出答案。第九章  诉讼保障制度
第一节  保全制度
一、财产保全制度的概念和种类
(一)诉前财产保全
(二)诉讼财产保全
二、财产保全的适用条件
三、财产保全的范围和措施
四、财产保全的程序
五、行为保全制度
第二节  先予执行程序
一、先予执行的概念和意义
二、先予执行适用范围和条件
三、先予执行的程序
第三节  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一、对妨害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概念和作用
二、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的性质
三、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构成和种类
四、强制措施的种类和适用
说明:全面了解和掌握财产保全制度,先予执行程序和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强制措施的适用。第十章 法院调解
第一节  法院调解概述
一、法院调解的概念和特征
二、法院调解的性质和意义
第二节  法院调解的原则和程序
一、法院调解原则
(一)双方当事人自愿原则
(二)合法原则
(三)事实清除,是非分明的原则
二、法院调解程序
(一)调解的开始
(二)调解进行
(三)调解结束
第三节  调解协议的形式和效力
一、调解书的制作
二、调解书发生效力的时间
三、法院调解的效力
说明:了解作为结案方式的法院调解的性质、原则以及调解协议的效力。把握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特点,运行程序,并进一步了解国外相关制度的运行情况。
第十一章  普通审程序
第一节  普通审程序概述
一、普通审程序的概念和特点
二、审判程序的改革与适用
第二节  起诉与受理
一、起诉的概念和条件
二、对起诉的审查
三、受理与立案
四、立案审查制度与立案登记制
第三节  审理前的准备
一、审理前准备的意义
二、审理前准备的内容
三、关于准备程序的构建
第四节  开庭审理案件
一、概念和意义
二、开庭准备
三、法庭调查
四、法庭辩论
五、案件评议和宣告判决
六、开庭笔录
七、延期审理
第五节  撤诉、延期审理与缺席判决
一、撤诉
二、延期
三、缺席
第六节  诉讼中止与诉讼终结
一、诉讼中止
二、诉讼终结
第七节  判决、裁定和决定
一、民事判决
(一)民事判决的制作
(二)民事判决的效力
二、民事裁定
(一)民事裁定的概念
(二)民事裁定的种类
(三)民事裁定的效力
三、民事决定
说明:了解起诉的条件、审前准备程序的任务、普通程序的开庭审理过程。特别应掌握普通审程序中,法官和当事人相应的诉讼行为及后果。掌握普通审的各个环节。
第十二章  简易程序
第一节  简易程序概述
一、简易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二、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
第二节  简易程序的特点
一、起诉方式和受理程序简便
二、传唤方式灵活
三、独任审判
四、开庭审理方式灵活
五、审结期限短
六、小额案件诉讼的特别规定
七、公益诉讼程序
说明:了解简易程序的概念及意义、适用范围、特点。
第十三章  第二审程序
第一节  第二审程序概述
一、第二审程序的概念、性质和意义
二、第二审程序与第一审程序的关系
第二节  上诉的提起和受理
一、上诉的提起
二、上诉的受理
第三节  二审程序的审理和裁判
一、二审程序的审理
二、二审法院的裁判
说明:了解第二审程序和第一审程序的关系,上诉条件,上诉的程序,以及二审程序的审理和裁判。掌握上诉审程序的基本要求,并通过案例分析识别实践中可能出现的违反程序的现象。
第十四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一节  审判监督程序概述
一、 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二、审判监督程序的特点
三、审判监督程序与第二审程序的区别
第二节  发动再审的程序
一、法院决定再审
二、检察院提起再审
三、当事人申请再审
四、完善我国发动再审程序制度的理论构想
第三节  再审案件的审判
一、再审案件的审理程序
二、再审案件的裁判及其效力
三、完善我国再审程序的理论探讨
说明:了解审判监督程序的特点;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条件;完善我国发动再审程序的理论探讨。在掌握一审和二审程序的基础上,理解审判监督的意义和内容,并能掌握再审程序的操作。发现审判监督程序的完善空间。
第十五章   第三人撤销之诉
一、第三人撤销之诉的目的和意义
二、第三人撤销之诉的适格当事人
三、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客体
四、第三人撤销之诉提起的程序与裁判
说明:了解第三人撤销之诉程序的目的和意义以及第三人撤销之诉的适格当事人。
第十六章  非诉讼程序
第一节  特别程序
一、特别程序的适用范围
二、特别程序的一般规定
三、选民资格案件的程序
四、宣告公民死亡和宣告公民失踪案件的程序
五、认定公民无行为能力和限制行为能力案件的程序
六、认定财产无主案件的程序
七、人民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程序
第二节  督促程序
一、督促程序的概念和特点
二、适用督促程序的条件
三、债权人申请支付令的程序
四、法院对支付令申请的审查和受理
五、支付令的签发与债务人对支付令的异议
第三节  公示催告程序
一、公示催告程序的概念和特点
二、公示催告程序的适用范围
三、公示催告程序的阶段构成
说明:了解非诉讼程序所涉及的特别程序的概念和运用范围;诉讼案件和非诉讼案件的区别;诉讼程序和非诉讼程序的交错适用;督促程序的概念和特点;适用范围;适用条件;支付令的发出;公示催告程序的概念和特点;适用范围;公示催告程序的阶段构成。掌握非诉讼案件程序的一般原理,并熟悉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和公示催告程序的操作规定。
第十七章  执行程序总论
第一节  执行程序概述
一、执行程序和审判程序的关系
二、执行竞合的概念、表现形态及其处理方法
三、执行原则的含义及其内容
第二节  执行程序的一般规定
一、执行根据
二、执行主体和执行客体
三、执行管辖
四、执行异议
五、执行担保和执行承担
六、委托执行和协助执行
七、执行和解与执行回转
说明:了解执行程序和审判程序的关系;执行竞合的概念、表现形态及其处理方法;执行原则的含义及其内容,以及执行的管辖和执行根据等执行程序的一般性规定。注重对执行程序的原理和总体性规定的学习,同时深刻理解执行程序与审判程序分关系和执行程序自身的意义。
第十八章  执行程序分论
第一节  执行开始、中止和终结
一、执行开始
(一)申请执行
(二)移送执行
(三)对申请和移送执行书的审查
(四)强制执行
二、执行的中止和终结
第二节  执行措施
一、对财产的执行措施
二、对行为的执行措施
三、保障性执行措施
说明:了解执行开始的方式,即申请执行和移送执行;执行中止和终结,以及对财产、对行为的执行措施和保障性的执行措施。进一步掌握执行程序的具体运行制度,理论联系实际,针对目前执行难的问题,了解法院的具体对策,将理论运用在实际工作中。
第十九章  涉外民事诉讼特别规定
第一节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概述
一、涉外民事诉讼的概念
二、涉外民事诉讼的一般原则
第二节  涉外民事诉讼管辖
一、确定涉外民事诉讼管辖的一般原则
二、涉外合同和财产权益纠纷案件的管辖
三、一般地域管辖和特殊地域管辖
四、协议管辖和专属管辖
五、涉及国外华侨案件的管辖和涉及港澳台同胞案件的管辖
第三节  涉外民事诉讼的期间、送达和财产保全
一、涉外民事诉讼的期间
二、涉外民事诉讼的送达
三、涉外案件的财产保全
四、涉外仲裁与涉外民事诉讼的关系
说明:了解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含义和内容;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与民事诉讼法一般规定的关系;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一般原则;涉外民事案件的管辖;涉外民事诉讼的文书送达方式、诉讼期间的规定、财产保全的特点以及与涉外仲裁的关系。重点掌握涉外民事诉讼的特别规定,注意涉外民事诉讼规定与普通民事诉讼规定的不同之处。

除复试大纲外,复试笔试和面试还会涉及上述领域国内立法和执法实践的新发展以及国外刑事诉讼法学和民事诉讼法学重要理论和实践动态,请考生关注近几年来在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领域的重要立法活动和典型案例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贸大考研论坛微信,掌握最新动态!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惠园教育官方公众号!
贸大考研交流总群
385407919 加群请提供论坛用户名
让我们聚集在此,告别孤单奋战,誓入贸大!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考研论坛,已帮助数万研友成功考入贸大,提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考研真题、考研资料、考研经验、招生信息、考研辅导班等信息。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贸大考研论坛 ( 京ICP备18017786号-2 )

GMT+8, 2024-11-22 09:05 , Processed in 0.085714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